About the author
Roger Johansson is a Swedish web professional specialising in web standards, accessibility, and usability.
原文点我 因为对我有用所以弄了过来,以下为大猫同学的不负责任翻译
贼.悅汗孙同学遇到了个问题,急得头皮屑直掉,后来买了瓶海飞丝,头屑去无踪…他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这个头屑的问题
这个问题是:
当你在用getElementById
去获取对应id的元素属性的时候,WIN下的IE(或某些版本的Opera)会不负责任的获取与id相同值的name对应的元素.
虽然不大可能你用同一个值命名不同元素的id和name,但一旦产生错误,会让你欲仙欲死
下面是实例:
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HTML 4.01//EN"
"http://www.w3.org/TR/html4/strict.dtd">
<html>
<head>
<meta name="description" content="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 on this page.">
<title>The name and id attributes in IE</title>
</head>
<body>
<div id="description">
<p>A description of something.</p>
</div>
</body>
</html>
OK,现在意淫一下你想要用JavaScript去非礼一下
div#description
.
简单的来说,比如说你想要在页面加载的时候把
div#description
的display属性设置为none:
function hideIt() {
var obj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description');
obj.style.display = 'none';
}
window.onload = hideIt;
在IE里非礼一番后姑娘却一点反应都没有,原来是因为在IE里
getElementById
去找位于div元素之前name为description的meta元素去了
避免头皮屑你可以有两条路可以走
1.保证没有不同的元素身上有相同值得name和id
2.用一段script搞定>overriding IE’s native getElementById method
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这问题,当我没说,如果还没,我希望你会很high.
12 评论
添加您的 →老大云:要美人不要江山.偶这就干活…
话说整天发嗲会惹人厌…
更何况…偶得假装是个高手…
挖哈哈
还有人这么翻译的
第二次看到这个问题。。
自己去相应帖子根据规则留言
连技术贴都咸湿 有你的 大猫
………..
Your comment message must contain at least one chinese word!
无语……….
由于空间垃圾,不能用akismet…so…不好意思
大猫本来就是一个湿(诗)人哪!
只是不知道为啥湿前面要加一个咸字…偶是南方人,没接触过咸湿这个词儿..
我看看不说话@EdenPlay,
我觉得把,这个出错的概率还是很少的。
现在在移动端,基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
大概已经过去了十年…